财税申报
热门资讯
- 报税是什么意思呢?会计报税是怎么报的?
- 在异地开分公司都需要什么?怎么在异地开分公司流程
- 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
- 找代账公司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代账公司?
- 新公司注册流程步骤;注册新公司具体流程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女生
电话:13516651502
邮箱:487722988@qq.com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下埔路宏城商务大厦312
财税申报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企业接受现金捐赠的会计分录?
企业接受现金捐赠的会计分录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现金捐赠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影响的各种利得。
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盘盈利得,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损失。
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扩展内容: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接受现金及非货币资产应计入资本公积
接受货币资金;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拓展资料: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参考资料:会计 百度百科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看一下新会计准则对于接受捐赠的处理和原旧会计准则的区别:企业单位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原《企业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即分别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新会计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也没有要求最终计入"资本公积"科目,新会计准则不仅取消了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价值"待转"的概念,而且改变了原《企业会计制度》对该问题的核算思路,不再对接受捐赠资产区分是否"待转"的问题,不再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新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对"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规定可以看出,该科目下设置了"捐赠利得"的明细科目,说明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将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样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对此问题的处理保持了一致,所以企业无需再对接受捐赠资产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1、接受捐赠时:按新会计准则(有企业直接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原材料等)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2、计缴所得税时:如果捐赠收入金额不大,所得税费用负担不重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如果捐赠收入金额较大,所得税费用负担较重,应按照捐赠资产计算的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计算以后会计年度缴纳的所得税额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金额)
注:对因企业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弥补亏损后的数额较大,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由于取消了对该事项的行政审批,企业可在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审核确认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
3、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在使用和处置时,其会计和税务处理方法应当与购进的其他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方法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确定的入帐价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按确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对接受捐赠的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可按税法规定结转销售成本、投资成本和计提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