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热门资讯
- 报税是什么意思呢?会计报税是怎么报的?
- 在异地开分公司都需要什么?怎么在异地开分公司流程
- 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
- 找代账公司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代账公司?
- 新公司注册流程步骤;注册新公司具体流程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女生
电话:13516651502
邮箱:487722988@qq.com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下埔路宏城商务大厦312
行业新闻
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要怎么和法官说)
判决同时履行抗辩权需要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认定,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并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方若没有履行,对方可以拒绝其履行请求。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合同履行的抗辩权的种类有哪些
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类,分别为合同法第66、67、68条规定。
《合同法》:
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
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
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七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
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
相应的履行要求。
第六十八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抗辩,先履行抗辩和不安抗辩三种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确定同时履行抗辩权举证责任的方式是:
1、由行使同时履行抗辩的一方负举证责任,以证明对方未为给付或给付不符合约定;
2、行使同时履行抗辩的一方不必负举证责任,应由提出履行的一方负举证责任。
3、履行合同义务属积极义务,没有履行属消极义务,消极义务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应由积极义务负举证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在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应当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易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相混淆。在论述同时履行抗辩权时,有的学者在严格意义仁理解"同时履行"。严格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是指合同没有约定,法律也没有规定哪一方当事人应先履行合同义务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同时履行合同义务。多数学者在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时,所称同时履行,除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同时履行之外,还包括一方先履行,一方后履行,但履行期均已届至的情况。对同时履行作扩一大解释的基础上产生的抗辩权,笔者称为扩张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扩张"的基础上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受有关立法例的影响。《德国民法典》第320条〔契约不履行的抗辩〕中规定:"因双务契约而负担债务者,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得拒绝自己的给付,但自己有先为给付的义务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533条〔同时履行抗辩权〕规定:"双务契约当事人的一方,于相对人履行债务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但是,相对人的债务不在清偿期时,不在此限。"从上述规定看,同时履行抗辩权实际上可产生于两种情况:其一,双方当事人负同时履行义务,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另一方得拒绝履行自己的给付;其二,一方有先为给付的义务而未为给付之前,另一方得拒绝履行自己的给付。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产生履行抗辩权,前者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后者虽被学者纳入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研究范围,但与同时履行抗辩的作用、适用规则、效果等已相去甚远。囿于德、日两国的规定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对同时履行作扩张解释,则偏离了同时履行的本质意义,且概念模糊,使人难以把握要领。笔者的基本思路是将第二种情况,即一方先履行、一方后履行的抗辩在先履行抗辩的题目下研究,将同时履行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相区分。
合同应当同时履行,最早是原始社会后期物物交换的规则。你给我一物,我就给你一物;你不给一物,我物也就不给你。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后,物物交换发展为买卖:你给我货币,我就给你物,你给我物,我就给你货币;你不给我,我也不给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对同时交换形态的最好描述。这样,当事人不会因为先履行合同义务而遭受损失。这种规则(同时履行抗辩权),由买卖合同发展到其他双务合同,并被法律所确认。同时履行交换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是公平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成立的要件之一,是合同没有约定,法律也没有规定哪一方当事人先履行合同债务。英美法系的"对流条件"(concurrent
conditions)与"同时履行"意义类似。当合同双方有义务在同一时间履行其义务时,双方的履行构成对流条件。①美国《合同法精义诊解》第267条把以下情况视为对流条件的前提:第一,为双方当事人规定了同一履行时间;第二,只为一方当事人规定了履行时间,而对另一方未作规定;第三,没有为任何一方当事人规定履行时间;第四,规定双方应在段期间内履行。如果合同中对履行期间作了上述规定,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履行其义务以前,可以拒绝履行己方的义务。②因对流条件,而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与大陆法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如出一辙。都强调双方当事人有同时履行(对流)的义务,一方的履行(或提出履行)为对方履行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卜没有履行次序。从理论上来看,双方都有可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能解决对违约的抗辩问题。有的学者将扩张意义_卜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界定为违约的救济权。还有的学者(如王利明教授)在承认双方的Vt务同时到期时,才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基础上,又认为"各种违约形态均可以导致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③笔者认为,在当事人应同时履行的情况下,行使履行抗辩权不能说成是对违约的救济。同时履行是互为条件的,一方当事人的履行,都以对方的履行或提出履行为条件,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双方都可享有的权利。
纯理论的东西你去看书,我给举例说明下。甲要买乙一个货物,约定当面交易,见了面,甲拿出了钱,乙却说收了钱再去取东西给他,这个时候甲可拒绝履行付钱的义务,并请求乙履行同时交货的义务。但如果甲乙约定甲先付款,若干时间后乙再交货,如甲未付款,到了交货时间乙可以以甲未履行在先义务为由拒绝交货。甲向购买一批货物,约定了付款及交货时间,在付款之前甲了解到乙为甲定制的货物已经被乙高价卖给他人,已经无法按期交货,则甲可拒绝履行付款义务。
- 上一篇:恋爱先生百度云(相恋吧app下载)
- 下一篇: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的税率)